身心不平衡 百病叢生



原文出處 -

書名:療癒瑜珈解剖書
作者: Judy 著

你在學瑜珈嗎 ? 很多人都在瘋瑜珈,但多數人其實只是在瘋體位法,擺出各種高難度的姿勢,將身體扭到快要變形的地步,不斷地挑戰身體的極限,享受征服自我的快感。

實際上,是變化萬千的體位法征服了身體,是充滿自我意識的假我征服了真我 ! 假我,是七情六慾被貪嗔癡宰制的我;真我,不受世俗制約,心靈自由,僅視體位法為工具,就渡河的船,到了彼岸,放下。

在〈勝王瑜珈經〉中說到「Drsta anusravika visaya vitrsnasya vasikarasamjna  vairagym (能掌握見、聞、覺、知,不使生欲便是不執著 。) ---- 〈Yoga Sutra 1.15〉,正說明了瑜珈的練習,目的是保持覺知,不斷回到中庸之道、回到平衡。

平衡是人體的第六感,也是人最容易退化的感官;失去平衡,重心就不穩,所有的東西就會傾斜。人體也是一樣,只是人有代償機制,會透過各種變形來尋求最大的平衡。因此,練習瑜珈不僅能找回身體的平衡,更是尋求心靈的平衡。

珈講求的是身體與心靈的平衡,身心平衡之後,靈性得以滋長。有靈性的人具有大智慧,行到水窮處,坐看雲起時,視這一世為一趟旅程,隨時都準備下車,死亡已不具威脅,心中無有恐懼,任何事物都不會影響內心的平靜。

一、身體的平衡

身體是一本無字天書,臉是一本臉書。真正精通醫道者,透過望、聞、問、切,便能知悉身體狀況。一般人的身體多半不平衡,擁有單側優勢,例如右撇子的人,右手往後抓背的能力便不及左手,身體往左轉的能力也比往右轉來的好,或是喜歡往左側睡的人,左邊的頸部就容易落枕;習慣用左邊牙齒咬東西的人左邊的咬肌會變緊,右邊外耳道下方的頷骨會比較突出,因為下巴會朝向左邊偏移,長期咬合不正易導致頷關節錯位。這些都是長期不良習慣所帶來的傷害,也就是單側優勢所帶來的不平衡。

下肢也是一樣,有的人有o 型腿,有的人有 X型腿;脊椎則有側彎及駝背、骨盆有前傾及後傾等問題。問題是許多人不明白自己的身體狀況,瑜珈老師的醫學專業素養不足,無法針對不同個人的身體提出適合的瑜珈練習方法,或是視流派理論為信仰,更容易乎略每個人的差異性。

無法針對個人狀況設計出符合自己的練習方式,只一昧地追求標準體位法,才是導致人們練習瑜珈練出一堆問題的主因。

內在療癒的力量永遠是可能的,透過療癒瑜珈的技巧,能超越身體的限制,創造奇蹟與希望,只要心靈、精神、意念和意識能朝向正向能量,自然能啟動內在的療癒力。

療癒瑜珈是結合西方醫學中的解剖學、肌肉動力學、筋膜放鬆技巧,再加上中醫的經絡理論,以及印度傳統醫學阿育吠陀瑜論而成,強調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的練習方式,學會觀察自己的身體,找出不平衡之處,透過瑜珈的技巧如體位法、呼吸法、筋膜放鬆及穴位按摩技巧,來幫助身體達到真正的平衡。

真正的瑜珈行者就是個「偉人的自我療癒者」,能透過敏銳的覺察力觀察各種姿勢,是否處在平衡的狀能。例如手一舉,能感受到肩頸的肌肉在一吋吋地收縮,腋下的肌肉同時一吋吋的伸展,一陰一陽,一伸一收間保持著覺知。

不跟著體位法跑,不鑽入體位法的框架,透過瑜珈磚或是瑜珈繩輔具來保持平衡的狀能,幫助身體的延伸,等到身體如融冰般地自在時,轉具就完成其暫時性的任務。

在練習的過程當中,瑜珈行者能感受到氣如大海奔騰般,由心窩湧向手指間,手指間會充滿脹熱感,此時配合深沉的呼吸,將氣血來回運行在四肢的三陽及三陰經絡。全身充滿正能量的狀態下,逐一伸展體位法,自然而然地進入寧靜的狀態。

因此,〈勝王瑜珈經〉說:「sthira sukham asanam (體位法是一種平靜、安穩、舒適的姿勢。) -- 〈Yoga Sutra 2.46〉。sthira是穩定,sukham是快樂和舒服,asanam是體位法。這種帶有強烈覺知的練習,就是瑜珈最初的精神 --- 療癒,它能喚起體內的自癒力,進行自我修復。因此,每一次的練習都必須回到原點、回到基礎,從扎根開始練習,每天檢視自己的呼吸是否與體位法做結合,這樣的練習態度能引領身體進入第二個層次的平衡。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