努力、覺知與喜悅



原文出處 -

書名:瑜珈之樹
作者:艾揚格(B.K.S Iyengar) 著

一個是在可能的範圍內盡量地伸展,另一個是超過極限,由於努力過度造成身體不當緊繃 - 你做瑜珈時,能找出這中間微妙的平衡嗎 ?

就在你過度伸展某個部位,以期做到理想的動作時,有沒有注意到自己忽略了身體其他的部位 ? 這種狀況攪亂了身體,造成身體顫動。樹根如果弱小,整棵樹就不可能強狀。假設你在做頭立,努力伸展兩腿以維持住姿式,卻讓頸部的肌肉鬆弛不出力,或是手肘沒有緊緊著地,所以恐懼來了,你遙遙欲墜,左右搖晃,怎麼會這樣 ?這是因為強狀的肌肉想要主導姿式,軟弱的肌肉則屈服了。因此你在做這個姿勢時,必須從根到頂維持單一完整的伸展,不能讓任何部位鬆垮下來。你在伸展雙腿的時候,必須送個警訊給手臂:「我正在伸展腿,所以你們不可失去專注 ! 」這是覺知。就是因為我們失去覺知,而且注意力是局部的,所以不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全身。

你可能因為把局部的注意力集中在「想做好姿式」,而失去了做瑜珈的好處。你專注在那兒 ? 你的注意力集中在「想做好姿式」,但是從哪兒到哪兒呢 ? 困難就此產生。集中在一個點上是專注;同時集中在所有的點上是禪定。禪定即是離心的,也是向心的。專注時,你想要集中在一個點上,以致其他的點失去了潛能。可是如果你把專注力從伸展的部位擴展到身體所有的部位,原先伸展的部位仍不失去專注力,那麼你即不失去姿式的內在動作,也能做好外在的姿態,這個狀態告訴你什麼是禪定。專注有一個焦點;禪定則無焦點。這就是秘訣所在。

專注時,由於注意力集中在身體的某些部位,很容易就忽略了其他的部位。這就是為什麼你身體的某些部位會痛,因為那些沒有注意到的肌肉失去力量,都垮掉了,可是你不知道自己讓這些肌肉垮下來了,因為這些癱垮的肌肉正是你暫時失去覺知的一群肌肉。練瑜珈時,有件事你們一定要知道:弱的部位是動作的根源(譯註)。

譯註:
「最弱的部位是動作的根源」(the weakest part is the  source of action ), 這句話有可能被簡化解讀成「身體哪個部位最弱,就針對那個部位多做某個動作,做多了,就可以做到那個動作了」。
這裡的「動作」跟上一段「即不失去姿式的內在"動作",也能做好外在的姿態」 一樣,英文都是action,它指的是身體的內在動作,不是一般的外形姿勢動作。我們做某個瑜珈姿式時,在努力做出外在姿勢時,要清楚這個姿式的內在動作。以坐姿前彎為例,在做這個姿式時,我要知道這個姿式的關鍵於牽連到身體哪些相關組織、結構,我要能察覺這些相關部位的動作(action)。如果我能察覺這些部位的動作,我就知道自己目前可以伸展到什麼程度,而不會硬生生勉強身體做出前彎的姿勢,以致傷到肌肉、韌帶、脊椎 (而不自知 );如果我還不能覺察身體的內在動作,我知道自己得用其他比較和緩的預備動作來慢慢鍵鍊、調整肌肉、組織,而不是以為只要努力多做坐姿前彎,久而久之自然就會做好這個姿式。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