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位法原則



原文出處 -

書名:瑜珈之心 The Heart of Yoga:Developing a personal practice
作者:T.K.V. Desikachar著

修習瑜珈,讓我們有機會去體驗「瑜珈」這個詞的不同意義。我們已經提過,瑜珈可以讓我們從現在的所在,邁向曾經無法企及之處。至於倒底是透過什麼方式來完成這樣的提升,其實並不重要,因為無論這樣的轉變是透過練習體位法、研究與閱讀,或是冥想來達成,都是瑜珈。


在練習的當下,要專注於身體、呼吸以及心識。感官也算是心識的一部份。雖然在理論上,身體、呼吸與心識似乎各從其是,瑜珈的目的卻是將它們的行動加以統一。一般主要把修行的肉體層面視為瑜珈,而鮮少留意如何呼吸、如何調和呼吸及身體動作,只注意我們的彈性與柔軟度。有些人則可能想知道我們到底精通幾種體位法,或是究竟能靜止不動幾分鐘。


然而,比上面這些外在表現更為重要的,卻是我們的「感受」姿勢與呼吸的方式。以下介紹的種種原則,由許多世代的瑜珈大師們所發展出來,都已流傳久遠。這些原則詳盡告訴我們體位法的內容、呼吸的方式,以及最重要的 ___體位法和呼吸之間的關吸。在此同時,還提供了呼吸控制法的指引。但這個部份會留在後面的章節來討論。


什麼是體位法 (asana)? 體位法的原意其實就是「姿勢」。這個字的梵文字根是as,指的是「保持」、「成為」、「坐」,或是「做出來某種特別的姿勢」。帕坦伽利在〈瑜珈經〉中指出,體位法具有兩個重要的特質:「住」(sthira)與「樂」(sukha)。「住」指的是穩定與警覺,「樂」指的是「某種姿勢裡保持舒適的能力」。無論我們練習的是那一種姿勢,兩種特質都不可偏廢。當我們為了照相而盤坐,卻因為腳痛而巴不得趕快鬆開的時候,就是既沒有住也沒有樂。即使已經做到了住的「穩定」與 「警覺」,也還應達成樂的舒適與輕快,而且兩者都要能持久。要是沒有同時做到這兩項特質,根本沒有體位法可言。反過來說,也只有在我們能維持某種體位法一定的時間,而且同時感到警覺而無壓力,才算是完成了瑜珈的原則。接下來所要談到的方法,便是要確保我們以「住」和「樂」來練習每一個體位法。


從所在之處開始

如果我們準備要做的,是一個會讓自己感到緊張的姿勢或動作,那麼除了緊張之外,大概也很難再去留意到別的東西。盤坐之時,唯一想到的若只是繃緊、痠痛的腳踝,就沒有真正做到我們努力想做到的體位法 --我們顯然還沒準備好要做這樣的姿勢,因此最好先去練習另一個容易一點的姿勢。單純的念頭是整個瑜珈修習的基礎,只要循序漸進,就能漸漸更穩定、更警覺,也更舒適。

若希望實現體位法原則,就必須接受自己現在的樣子。如果背部太僵硬,就必須承認這個事實。我們可能身體非常柔軟,但呼吸十分短促;或是呼吸沒問題,身體卻常常出毛病;或者在某種體位法中覺得舒適,心思卻全然不在當下裡--這些都不算是體位法。只有承認自己現在的立足點,並覺著接受它的時候,我們才有可能找到對體位法來說,最為重要的這兩個特質。

結合呼吸與動作

在瑜珈的修習裡,呼吸和身體的角色一樣重要,因為呼吸表現了內在的感覺,所以品質極其重要。當我們感到痛苦,呼吸會變得困難;不專心時,也會無法控制好自己的呼吸。呼吸是內在與外在身體的連繫。只有把身體、呼吸和心識合而為一時,才能明瞭一個體位法的真正價值。

承認我們個人的立足點,首先必須探索身體,而這也包括了探索呼吸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,我們現在要來做一些簡單的呼吸練習,例如盡可能拉長吸氣。透過這種方式,可以觀察呼吸時到底是胸部,還是腹部會鼓起?背部會不會隨著呼吸而被牽動?為了探索身體目前的狀態,我們會運用手、腳和驅幹的動態動作。舉例來說,我們會引導瑜珈初學者舉起或放下他們的手臂,然後再問他們:「手臂運動主要牽動了你們的背部嗎?或者還牽動了身體的其他部位?」有些人會認為手臂運動牽動了背部,而另一些人則注意到主要是肩膀在做伸展。

為什麼大家對此會出現不一樣的體驗?那是因為不同的人對某些大動作的啟動方式並不相同。背部較為僵硬的人,會覺得只要是做手動作,力量就全來自肩膀;身體較為柔軟的人,則會覺得這個動作始於靠近脊椎的肩胛部位。

動作與姿勢之中不舒服而無效率的習慣,不僅會造成身體僵硬,最後還是阻礙生命能量在體內流通,而透過這種方式來觀察身體,則是改正壞習慣的第一部。這樣的探索之旅需要老師帶領,但如果一位老師沒有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此種探索,那麼學生不僅有誤解瑜珈之虞,還有可能感到挫折。



留言